超短线不用盯一堆指标!盯紧这一个,精准抓个股起涨点 身边做超短线的朋友,总爱把屏幕堆得满满当当:MACD、KDJ、成交量柱叠在一起,开盘盯着K线跳来跳去,到头来还是经常买在高点、卖在低点。其实我做超短线多年,试过几十种指标后发现,根本不用这么复杂——盯紧“量比”这一个指标,就能大概率抓住个股的起涨点,操作起来简单,还能少踩很多坑。 先把“量比”用大白话说清楚:它就是“现在的成交量”和“过去5天平均成交量”的比,比如量比1.5,就是现在比平时多成交了50%。超短线赚的是“短期资金突击”的钱,而资金进不进场,最直接的信号就是成交量变没变。股价可能会被庄家做假,但成交量骗不了人,量比一高,就说明有资金在“抢筹”,起涨的概率自然比没量的股票高得多。 用量比抓起涨点,就看两个关键时机,不用猜也不用等。第一个是“开盘后15分钟”:如果一只股票开盘量比能冲到1.8以上,股价还在分时图均线之上走,说明早盘资金进场很坚决,不是“虚晃一枪”,这种票当天冲高的概率至少有7成。我之前做过一只半导体票,开盘量比2.3,股价慢慢往上走,没追高,等回踩均线时买入,当天就赚了5个点,第二天冲高就走,节奏特别稳。 第二个是“盘中突破关键位时”:比如股票一直在10元附近横盘,突然放量突破10.2元的压力位,这时候看量比如果能超过2,说明突破是“真突破”,不是庄家诱多。要是突破时量比才0.8,那大概率是“假突破”,追进去很容易被套。就像开车过坎,有劲儿的车能轻松冲过去,没劲儿的车冲一半就退回来,量比就是那股“劲儿”。 很多人觉得超短线要“快准狠”,所以得看很多指标,其实恰恰相反——指标越多,干扰越多,反而容易错过关键信号。量比的好处就是“直接”,它不看复杂的均线交叉,也不搞模糊的背离信号,就告诉你“现在有没有资金来”。资金来了,起涨点就不远;资金没来,再好看的K线都是“画出来的”。 当然,量比也不是万能的,得搭配“换手率”看才更稳:如果量比高,但换手率低于2%,说明只是小资金在动,可能涨不动;要是量比高且换手率在3%-5%之间,就是中等资金进场,涨势更有持续性。这就像看人逛街,人多但没人买东西没用,又有人逛又有人买,生意才会火。 你做超短线时,最爱用哪个指标?有没有遇到过靠量比抓住起涨点的情况?或者你觉得超短线还有哪些“简单好用”的技巧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,咱们一起交流下怎么能更稳地赚超短线的钱。
图片长春博时配资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查查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